
今日灵修:
发烈怒的摩西(2)
文 | 王明道
生命季刊专稿
请阅读本文第一篇:
发烈怒的摩西(1)
本文音频为李慕溪弟兄朗读,背景音乐为孙锺玲姊妹钢琴圣乐“奉献所有”:
今日经文:“我亲爱的弟兄们,这是你们所知道的,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,慢慢的说,慢慢的动怒,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。”(雅一19-20)

也许有人问说,“圣经中的教训不是禁止我们发怒么?你怎么赞成人发怒呢?”圣经中并没有不许我们发怒的教训。圣经中的教训是──
“不轻易发怒的大有聪明;性情暴躁的大显愚妄。”(箴十四29)
“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;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。”(箴十六32)
“人有见识,就不轻易发怒!宽恕人的过失,便是自己的荣耀。”(箴十九11)
“生气却不要犯罪,不可含怒到日落,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。”(弗四26-27)
“我亲爱的弟兄们,这是你们所知道的,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,慢慢的说,慢慢的动怒,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。”(雅一19-20)
圣经中的话并没有说发怒是不好的事,只说“轻易发怒”是不好的事。我们不是不可发怒,乃是不可轻易发怒。圣经中并没有禁止我们发怒的话,只是警戒我们说,“生气却不要犯罪。”雅各书中的教训说,“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,慢慢的说,慢慢的动怒。”这几句话说得更加清楚了。神不禁止我们动怒,如同不禁止我们说话一样。但神借着祂的仆人教训我们“慢慢的说,慢慢的动怒。”我们应当说话,但如果说得太快,就容易因着说话犯罪。我们应当动怒,但如果动得太快,就容易因着动怒犯罪。
下面接着又说,“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。”如果我们动怒太快,这种怒气便是“人的怒气”。人的怒气是不能成就“神的义”的。但如果我们到了应当动怒的时候才动怒,那种怒便是义怒了。摩西看见以色列人拜金牛犊,“便发烈怒” ,这种怒气并不是“人的怒气”,乃是“神的怒气”。因为当摩西尚未下山之前,神对他说,“下去罢,因为你的百姓,就是你从埃及领出来的,已经败坏了。他们快快偏离了我所吩咐的道,为自己铸了一只牛犊,向它下拜献祭说,‘以色列啊,这就是领你出埃及的神。’神对摩西说,‘我看这百姓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,你且由着我,我要向他们发烈怒,将他们灭绝,使你的后裔成为大国。’”摩西听见这话的时候,为百姓向神哀求说,“耶和华啊,你为什么向你的百姓发烈怒呢?……求你转意,不发你的烈怒;后悔,不降祸与你的百姓。”
当摩西在山上和神说这些话的时候,神已经看见了以色列人拜金牛犊的情形,摩西尚未看见,因此神发烈怒,摩西为百姓哀求。及至摩西挨近营前,看见以色列人拜金牛犊的情形,他便也像神一样的大发烈怒。他发怒的原因和情形与神完全相同,因此他的怒气也可以称为“神的怒气”。这种怒气是神所喜悦的。
我们平常所发的怒气,绝大多数是人的怒气:我们因为和别人中间发生了利害的冲突便发怒;我们因为受了别人的亏负或羞辱便发怒;我们因为别人不能满足我们的心意或欲望便发怒;我们因为自己心中不愉快便发怒。这些怒气都是“人的怒气”,都是“轻易发的怒气”,如果我们慎重考虑一番,安静呼求神的指导,这种怒气便会完全消失。发这种“人的怒气”结果总是受亏损,遗后悔,还要使别人遭损失,受痛苦,使神的名受羞辱,有时甚至惹出无穷的祸患。这种怒气我们万不可发。我们应当定它的罪,拒绝它,弃掉它。
“神的怒气”便不是这样了。它是因为恨恶不义的事而发的,是为敌挡罪恶而发的。它是大公无私的怒气。它不但不是出于自私,而且是出于慈爱。与神同心的人才能发这样的怒气,也一定要发这样的怒气。发这样的怒气决不会受亏损,也不会遗后日的悔恨。发这样的怒气不但不会使别人遭损失,受痛苦,而且要使别人因此知道什么是义、什么是罪、什么是正、什么是邪。发这种怒可以帮助寻求真理的人看明白当走的道路,也可以使悖逆犯罪的人因他们自己的罪惭愧战兢。发这种怒不但不使神的名受羞辱,而且还能彰显神的公义、圣洁、和威严。
轻易发怒的基督徒不是好基督徒,总不发怒的基督徒也不是好基督徒,因为神不轻易发怒,但神在应当发怒的时候也发怒。请听经上的话──
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,“耶和华,耶和华,是有怜悯、有恩典的神,不轻易发怒,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;为千万人存留慈爱,赦免罪孽、过犯、和罪恶;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,必追讨他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四代。(出三十四6-7)
现在求主大显能力,照你所说过的话说,“耶和华不轻易发怒,并有丰盛的慈爱,赦免罪孽和过犯,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,必追讨他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四代。”(民十四17-18)

“主啊,你是有怜悯、有恩典的神,不轻易发怒,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。”(诗八十六15)
“但你是乐意饶恕人、有恩典、有怜悯、不轻易发怒、有丰盛慈爱的神。”(尼九17)
“耶和华有怜悯、有恩典,不轻易发怒,且有丰盛的慈爱。”(诗一○三8)
“耶和华有恩典、有怜悯,不轻易发怒,大有慈爱。”(诗一四五8)
“你们要撕裂心肠,不撕裂衣服,归向耶和华你们的神,因为祂有恩典、有怜悯,不轻易发怒,有丰盛的慈爱,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。”(珥二13)
这事约拿大大不悦,且甚发怒,就祷告耶和华说,“耶和华啊,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说么?我知道你是有恩典、有怜悯的神,不轻易发怒,有丰盛的慈爱,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;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。”(拿四1、2)
“耶和华不轻易发怒,大有能力,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。”(鸿一3)
看见了么?这些话都是说神“不轻易发怒”,并不是说神不发怒。在圣经中记载神发怒的话多极了。但那都不是轻易发的,那是在应当发怒的时候,而且必须发怒的情形之下所发的。神就是这样“不轻易发怒”,但在应当发怒的时候也发怒,与神同心的人也就应当这样。
今日我们在教会中所看见的情形却是与这个真理相反:许多基督徒在不应当发怒的时候,为与别人争名夺利,便轻易发怒;为不肯忍受少许的损失和羞辱,便轻易发怒;为别人不能满足自己的心意或欲望,便轻易发怒。及至看见罪恶不义,应当发怒的时候,因为这些事与他们自己的利害荣辱毫无关系,竟漠不关心,一点怒气也没有了。这实在是一种极可痛心的事!
许多基督徒知道“轻易发怒”是一件不好的事,却不知道“在看见罪恶不义的时候不发怒”也是一件不好的事。为自己的利益和尊荣发怒的基督徒太多,是今日教会中一种可悲的现象;为神的真理和公义发怒的基督徒太少,也是今日教会中一种可悲的现象。而且这后一种情形比前一种更严重。正是因为教会中没有像摩西那样看见百姓悖逆神便“大发烈怒”的人,所以教会中背道的事日见增多,背道的人日见猖獗,背道的情形日见严重,神的怒气便临到教会了。
王明道(1900-1991)中国家庭教会领袖。本文选自《王明道文库精选集第7册·卫道》,第1章“真伪福音辩”,浸宣出版社出版。本刊已获网络原创播发王明道先生文章的授权。本文欢迎弟兄姊妹转发。
请阅读本系列文章:
1.发烈怒的摩西(1)
2.发烈怒的摩西(2)
3.发烈怒的摩西(3)
4.一个重要的警告!(1)
5.一个重要的警告!(2)
6.一个重要的警告!(3)
|